随着大数据、物联网技术的不断进步,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日渐成熟,无人驾驶不再是天方夜谭。从早期的谷歌自动驾驶汽车开始,车企一直在探索无人驾驶的道路上前行。最近关于无人驾驶汽车的利好消息频繁出现,增强了车企发展无人驾驶技术的信心。
无人驾驶车队直播,应对复杂道路
2022年3月8日,以“驶向未来之路”为主题的Apollo Day技术开放日在北京亦庄Apollo Park举办。现场以直播连线的方式首次对外展示了无人化车队应对中国复杂道路场景的技术实力。
百度 Apollo 无人驾驶车队直播,给了自动驾驶应对复杂车况的希望,也给车企继续发展无人驾驶提供了经验。
在为无人驾驶技术进步欢呼的同时,我们也注意到一个问题:无人驾驶在道路交通中地位亟待合法化。
两会呼声,自动驾驶系统地位合法化
从2016年首次写入两会提案至今,自动驾驶一直是全国两会热议的焦点,今年两会有代表建议在《道路交通安全法》中,明确自动驾驶系统的合法地位,并制定人类驾驶员与“自动驾驶系统”(车企、零部件供应商等)的责任划分标准规则和处置机制;建议在《道路机动车辆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办法》中,建立“自动驾驶系统”的等级评价认证体系和准入机制。
据可靠消息,我国监管部门将为无人驾驶车辆发放绿牌。也就是说,无人驾驶系统取得了参与道路交通的合法地位。如此一来,L3级自动驾驶乘用车辆上路也并非是幻想了。
无人驾驶新趋势:取消手动控制装置
事实上,2022年3月11日,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发布了最终版的《无人驾驶汽车乘客保护规定》(以下简称规定),明确了全自动驾驶汽车不再需要配备传统的方向盘、制动或油门踏板等手动控制装置来满足碰撞中的乘员安全保护标准。
这意味着未来自动驾驶汽车在生产的时候就可以舍弃这部分装置,汽车的生产成本得以压缩,车辆的价格也将有所下降,这在客观上利好自动驾驶行业的发展。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规定》针对的是全自动驾驶汽车。基于安全性的考虑,目前市面上的自动驾驶汽车尚未完全脱离人工的干预和操控。
《中国制造2025》中提出:网联智能汽车是汽车四个战略发展方向之一。到2025年,掌握自动驾驶总体技术及各项关键技术,建立较完善的智能网联汽车自主研发体系、生产配套体系及产业群,基本完成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国家从政策方针的角度提出发展自动驾驶技术,也是看到了无人驾驶的优势和汽车产业背后产业转型升级的趋势。
但是除了技术门槛,无人驾驶还面临着交通法规的规范。无人驾驶的规范发展不止车辆发放绿牌这一个措施就能解决,驾驶资格、交通事故的责任划分等都是应当考虑的问题,而这些是现行的交通法规无法解决的,因此发展无人驾驶还需要相关法律法规的不断完善。
此外,消费者对于无人驾驶的接受程度也将影响着无人驾驶的未来。乘坐体验、安全性保障以及追求驾驶体验的驾驶者对脱离方向盘等手动控制的自动驾驶车辆的接受程度仍有待观察。
无人驾驶能够避免酒驾、疲劳驾驶等人为因素导致的交通事故,通过智能控制也能够减少堵车,缓解城市交通压力。尽管无人驾驶还面临着技术壁垒、安全隐患、交通法规和消费者接受程度等方面的发展障碍,但相信未来通过人工智能、物联网、大数据等核心技术的突破和不断推进,无人驾驶的智能化程度将进一步提升,无人驾驶汽车的产业化终将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