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陈根
从人大代表关于“鼓励年轻人少送外卖多进工厂”的建议,到美团、饿了么相继发布相关骑手权益保障社会责任报告,再到《关于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的若干政策》发布,外卖行业再一次受到了热议。
近年来,随着外卖行业的高速发展,外卖行业曝光的问题层出不穷,外卖行业受到的关注只多不少。好处是,这些关注推动外卖行业逐渐从野蛮生长的时代走向健康良性的发展,纠偏资本逐利带来的乱象,给予系统更多的人性,将困在系统里的骑手更多的解放出来。
但这始终没有回答的问题是,外卖这个行业,到底是让世界更好了,还是更坏了?真相是,在人们推动外卖行业的发展中,更大的隐忧其实已经出现。
外卖创造了什么?
不论外卖的发展是平缓稳健,还是波折动荡,从本质上来看,外卖行业就是在一个全新的场景重演一遍餐饮行业的发展历程。
回想一下近20年的??整个餐饮行业就会发现,餐饮行业的发展无非是??从各商家都不太专业的做家常菜,到开始主打地域特色,出现了川菜、广东菜、西餐、日料等细分品类??;再到购物中心的出现,制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地域流量中心,垄断了区域流量的同时又促成了连锁品牌的爆发;最后,就到了今天的除了主打“特色”外,出现的各种主打“单品”的细分,以及品类的细分。
外卖行业也如是,现在,打开外卖平台,我们几乎可以发现周边所有的品牌,包括家常菜,以及各种细分小品类,甚至卖蛋糕下午茶的商家都能达到月售9999+,并且商家从产品到包装再到运营和服务都已经非常专业。
可以说,当前,外卖的进程已然快追平堂食了,??只是产品和运营上比堂食还差了一截,还有待时间的打磨。
对于商家来说,无疑,外卖的发展提高了商家的翻台率和坪效比,外卖让“老字号”变年轻,也使“新品牌”更具活力。像庆丰包子铺和护国寺小吃这类的老字号餐饮品牌,客户多以老年人为主,且只做堂食。但是随着外卖上线,老字号餐饮品牌不仅销售额见长,还多了许多之前触及不到的青年消费者。像海底捞,探鱼这类餐饮界的后起之秀,更是将外卖作为经营过程中的重要业务。
尤其是疫情以来,线上化更是成为餐饮圈转型的关键方向2020年以来,连锁餐厅、茶饮、咖啡领域的头部公司多把线上化作为战略。来自《中国餐饮大数据2021》的研究显示,2020年7月之后,餐饮圈“线上化”提速明显,到了2021年对部分赛道而言线上化已经成为了不可逆的潮流。
以奈雪为例,2018~2020年线上收入占比分别为7.5%、30.8%及69.6%。星巴克的线上订单量,已经在2021年达到了疫情前的2倍有余。
当然,外卖行业的发展对于社会最大的价值,还是在于创造了量级的就业机会。根据美团研究院数据,2019年,通过美团获得收入的骑手总数达到398.7万人,同比2018年增长了23.3%;在美团平台就业的外卖骑手中,有25.7万人是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占骑手总量的6.4%,其中,已有25.3万人实现脱贫,脱贫比例高达98.4%。
2020年疫情爆发后,从1月20日至3月18日,美团平台新注册的有单骑手数达到33.6万人。新增骑手来源中,排名第一的为工厂工人,占比18.6%;其次为销售人员,占比14.3%。外卖似乎成为就业蓄水池,有效发挥了稳就业的作用。外卖骑手通过配送连接用户和商家,成为连接城市的毛细血管,似乎在城市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
更何况,外卖行业经历了近十年的发展和洗牌,也形成了美团和饿了么两家独大的“寡头式”局面。前瞻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2021年一季度主要外卖平台市场格局中,美团外卖占比67.3%,饿了么占比为26.9%,两家合计占据着行业近九成份额,双寡头格局稳固。
对于消费者来说,送餐费本身就是一种消费升级——大家愿意为外卖的便携付费,愿意为自己节省的时间精力付费,愿意为送餐员的劳动付费。生活方式的不断改变,越来越多的上班族午餐、晚餐首选外卖,不为其他,只为方便,不想出门、天气原因等让外卖成为首选。数据显示,2018年的外卖订单数已经远远的超过工作日的订单数30%,就算是工作日,大多数的职场年轻人也愿意用外卖的形式来解决午餐,下午茶。
从商家、外卖骑手、外卖平台和消费者的角度来看,外卖行业的发展似乎都是有利无弊的,但事实正相反,真相是,在人们推动外卖行业的发展中,更大的隐忧其实已经出现。
外卖垃圾挤占公共财政
随着在线餐饮外卖的几何式发展,外卖在给人们带来快速便捷的服务的同时,所产生的外卖垃圾也对城市环境造成极大的负外部性影响。
根据清华大学环境学院温宗国教授的一手调研,在对重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烟台、成都、襄阳这8个典型城市获取数百份样本进行分析后,温宗国教授团队估算,外卖行业在2020年共产生了160万吨塑料垃圾。并且,因为包含剩饭剩菜、沾上油污,这些垃圾大多数都难以回收。
外卖之所以能够在中国星火燎原般大范围流行,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将外卖垃圾的环境成本被转嫁了出去。无论外卖商家、外卖平台还是外卖消费者都无需承担垃圾处理成本,而处理垃圾的成本,却几乎是由公共的财政承担全部。
外卖垃圾带来的社会成本上,一方面,是从产品生命周期评估层面来对生产外卖包装的碳排放成本进行计算,这包括外卖包装的生产,外卖的配送过程,以及外卖包装的无害化处理三部分。
对于温宗国团队估算的2020年外卖行业160万吨塑料使用量来说,根据温宗国团队测算的2019年北京一份外卖订单的环境影响——北京一份外卖产生97克的包装垃圾和680克的碳排放当量,按该数据计算,2020年全国外卖行业的碳排放将达到千万吨级别。
另一方面,从无害化处理成本来看,以百万吨计的外卖垃圾,最终绝大部分将会进入填埋场或是焚烧厂进行无害化处理,但有多少外卖餐盒被回收,则没有人知道准确的数字。但即便是按照外卖垃圾将全部进入无害化处理,也就是全部被焚烧或填埋来推算。这都是一笔数十亿的支出。
根据2020年城乡统计年鉴,2020年,中国生活垃圾焚烧率为62%,填埋率为33%,其他方式约占5%。由于外卖主要集中于大城市,大城市一般焚烧率较高,因此,按照外卖垃圾65%焚烧,35%填埋计算,温宗国团队估算中,2020年塑料垃圾将有104万吨被焚烧,56万吨被填埋。
基于此,根据宋国君教授2015年计算的北京生活垃圾的焚烧成本,测得2015年北京每吨生活垃圾焚烧的社会成本为2253元;测得2015北京每吨生活垃圾收集成本年该费用为1620.62元。也就是说,2020年光是焚烧和填埋外卖垃圾的成本就达到了32亿,而这笔支出则是由全体纳税人去为这些外卖垃圾买单。
对应来看,美团发起青山计划,截至2021年8月,青山计划累计投放超过3000万个全生物降解包装袋,超过100万个纸质餐盒,超过1万支全生物降解吸管。 饿了么发起“蓝色星球计划”:截止至2020年7月底,饿了么联合回收平台一共回收了外卖塑料390公斤,减少的碳排放约为585公斤,对于处理外卖垃圾的巨额成本来说,几乎是杯水车薪。
外卖发展背后的就业危机
除了外卖垃圾的巨额处理成本以外,外卖行业虽创造了大量灵活就业的机会,却也冲击了当前的就业市场,为劳动力市场的发展带来了挑战。
无疑,伴随互联网信息技术的发展,过去处于劳动力市场边缘的零工经济焕发出新的生命力,成为全球流行的趋势,越来越多的劳动者参与到像外卖行业一样的零工经济之中。在中国,符合目前零工经济范畴的有2亿劳动力的潜在市场。据阿里研究院预测,至2036年,中国将会有大约4亿人参与零工经济。
在未来,劳动者依托互联网平台的灵活就业可能成为主要就业方式,固化在正式组织结构中的终身就业时代将一去不复返,取而代之的是一种将全职员工转换为承包人、供应商及临时工的新型经济。越来越多的劳动者正在通过互联网平台获取收入,零工经济的劳动力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然而,零工经济的崛起却是发生在特定时期劳动力市场状况下的,即中国劳动力市场已经越过刘易斯拐点,市场供给从过剩向短缺转变。于是,快速发展的零工经济结合中国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的逆转,正在对传统劳动密集型的产业和行业形成“虹吸效应”,带来社会生产的挑战。
一方面,很多年轻人不愿意去工厂上班,导致产业工人空心化现象愈加突出,而产业工人空心化的发展又将在经济层面可能导致“产业空心化”风险。产业空心化是指以制造业为中心的第一、第二产业在国家经济中所占的比重过低,导致实体经济衰落,走向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模式。
2020年,我国制造业人才缺口达2200万左右。近五年来,平均每年有150万劳动力离开制造业。2021年5月,中智咨询发布《2020年一线蓝领用工荒情况调研报告》,调研结果显示,参与调研的企业中,近七成企业近期正遭遇用工荒问题、13%的企业表示一般会在春节以后遭遇用工荒,另有13%的企业则表示其常年存在用工荒及用工短缺的问题。这显然不利于制造业健康发展。
毕竟,一个行业繁荣实际上对应的是一个行业人力资源的流入,而一个行业人力资源不断流出就会出现荒漠化,这也是为什么城市发展动力来自农村人才的补充,互联网行业人才来自于的传统行业人才汇聚,一线城市发展是因为吸收了各地的大学生就业人口。如果工厂和农村的人口都流向外卖平台,未来,工厂和农村的命运几乎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外卖行业虽然现在提供了大量就业岗位,但这也同时限制了劳动者人力资本的提升,尤其是对于年轻人才来说。平台的准入门槛低,技术性不高,吸引了许多低技能劳动者就业,这使得劳动者不需要提升技能就能完成目前的工作,缺乏市场机制对人力资本提升的倒逼。
当工作年限的增长并不能促进劳动者技能的积累时,平台劳动者将面临与传统劳动力市场脱节的问题。人工智能技术总有完全成熟的一天,那意味着,低技能劳动者将会面临更加严峻的就业问题。
而工厂即使是流水线工厂也能让工人有一技之长,更何况,好的工厂有规章制度学习、技能提升,并且工厂之间的工友之间的团队氛围实际上是有助于一个人参与社会的,不容易成为一个在社会打拼的孤独的个体,情绪能够得到释放。
我们当然知道进工厂还是送外卖,都是市场的选择,现阶段“招工难”的背后涉及到更深刻的社会经济和社会结构的原因,但一头扎进外卖平台绝不是解决的最好办法,所谓外卖稀释就业压力,才是外卖价值最大的谎言。
原文标题 : 陈根:现代人,正在掉进外卖陷阱